全国统一销售热线

0763-56720095
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
最新公告: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
产品中心

新闻资讯

联系我们

0763-56720095

地址: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商贸物流园5路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大厦21号

电话:0763-56720095

传真:+86-0763-51178073

邮箱:12421283@qq.com

行业新闻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拒绝千城一面:成都用“烟火+青绿”定义城市新美学

更新时间:2025-11-13 03:48:22

  当城市化进程从“规模竞速”转向“品质深耕”,如何在发展动能与人文记忆间找到平衡,成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命题。成都,这座连续16年获评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的西部重镇,以“有机更新”的实践智慧,跳出千城一面的窠臼,在存量空间里激活新生,在生态画卷中安放生活,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
  城市更新的本质,是对历史遗产的创造性传承而非简单归零。在成都东郊,一片红砖墙建筑群见证着城市工业文明与时尚活力的交响,这里便是东郊记忆·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。谁能想到,如今年均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、年创利润4800万元的文旅地标,曾是连续十年年均亏损2000万元的老旧厂房。其前身国营红光电子管厂,诞生于1958年,代号“773”,不仅造出中国首支测高雷达电子示波管,助力击落U-2侦察机,更攻克彩色显像管技术,让电视机走进寻常百姓家,承载着一代人的工业记忆。

  面对产业转型后的沉寂,成都没有选择推平重建的简单路径,而是秉持“不破坏历史,不辜负记忆,更要让老厂房活起来”的理念,开启工业遗存的再生之旅。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以“尽可能保留”为核心原则,完整留存了厂房开阔空间、四通八达的路网等独特建筑肌理,将843雷达天线年出厂的摇臂钻床等工业遗存转化为空间景观,甚至把仓库遗留的玻壳改造成夜间亮起的“悬浮星光”打卡点。在功能重塑上,园区以“国际化、时尚化、年轻化、国潮化”为方向,构建起“展演艺术区+数字文创+潮流商业”的产业生态,300余家入驻商企带来源源不断的首演、首展与潮牌首店,让年轻人在这里实现“创我时尚”的梦想,老厂房由此注入青春活力,获评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与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特别奖。

  这样的更新实践在成都遍地开花。工人村社区保留梧桐树与红砖房,引入咖啡馆、社区书店,让老龄化社区焕发代际融合的温情;祠堂街以考古式修复还原百年街巷格局,用AR导览系统串联“台、院、坝、园”,打造无围墙的历史博物馆;玉林东路挖掘老成都记忆,将老旧墙面变身彩虹绘本墙,独立书店、买手店与市井烟火相融,成为老城活化的典范。这些案例共同印证了成都的更新逻辑:历史遗产不是负担,生活印记不应抹去,唯有将其转化为记忆资产,才能让城市在接续过往中走向未来。

  如果说工业遗存再生是成都对历史的回应,那么公园城市建设则是其对未来的承诺。这绝非简单的增绿工程,而是一场从“城市中建公园”到“公园中建城市”的深刻变革,用生态重构人与城市的关系。截至2025年,成都已建成超1500座公园、9000公里天府绿道,市民每日绿道骑行量突破10万人次,市区可观雪山的天数达到70天,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从古诗意境变为日常风景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,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,更让市民的“公园20分钟快乐”触手可及。

  生态红利正在转化为发展动能与生活质感。富森美副总经理吴宝龙从170多斤的胖子蜕变为骑行达人,燧原智能的徐建带动团队爱上户外运动,不少外地人才因羡慕成都的生活方式主动申请转岗——这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正是成都独特的吸引力。如今,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,兴隆湖周边聚集新经济企业3万余家,东安湖体育公园的“演唱会经济”年带动消费约62亿元,绿道骑行、湖畔音乐节、户外市集等新消费场景,让“绿水青山”真正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,践行着“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”的定位。

  成都的城市更新,始终坚守“以人为核心”的初心。根据《成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(2024–2026年)》,成都聚焦老旧小区、低效工业用地、传统街区三类空间,推动“片区更新+业态提升+社区治理”一体化。在老旧片区改造中,既补硬件短板,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、适老化与无障碍环境建设;更补服务弱项,建设48个嵌入式服务设施,增设养老、托育、社区助餐等功能,让更新成果惠及每一个人。未来,成都还将推行“考古式更新”保护历史文脉,推广绿色建筑与慢行系统践行低碳发展,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率,鼓励全民参与共建共享,让城市更新成为人人受益的共同体行动。

  人才的汇聚更印证了成都的发展温度。《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》显示,成都科学家数量与上海并列全球第四,成为西部唯一进入前五的城市。在这里,程序员可在公园湖边午休、步道夜跑,新经济从业者能在湖畔书店办公,游客与市民在绿道共享自然之乐,老街巷里茶香与历史交融。不同群体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,城市也因此拥有了多元包容的活力。

  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落地成都时,建筑师刘家琨曾指出,中国城市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细微空间的塑造,而成都正是这一转型的典型样本。这座城市的“不赶路”,不是松弛懈怠,而是清醒把握发展节奏,走出了一条以人文为根、生态为脉、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路径。

  从东郊记忆的工业遗存再生,到公园城市的生态经济共生,再到遍布全城的社区活化,成都用实践诠释了:城市更新的终极目标不是冰冷的地标,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共同体;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不是建筑的高度,而是人的幸福感与城市的活力。当城市更新成为人人参与的事业,当发展不再由单一速度定义,这样的城市便能在烟火气里读诗,在绿道上生活,在老街中遇见未来。这既是成都的城市智慧,更是对国家城市更新战略的生动回应,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写下了温暖而坚实的答卷。

  如何看待胖东来年薪50万招翻译,要求第一学历QS前50,带薪年假不低于60天?
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| 产品中心| 新闻资讯| 成功案例| 科普知识| 发展起源| 联系我们| 客户留言| 人才招聘|
Copyright © 2024-2026  k8凯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粤ICP备25539684